每天一早,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村民陆奕标都会准时来到村中鳜鱼工厂化养殖生产线,巡检供氧、水质净化等设施,观察鳜鱼生长情况。“在养殖基地干活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多亏工作队引进项目为我们创造就业岗位。”
该项目由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入,去年为连樟村增加了95.2万元村集体收入。
2021年6月,由广东省委办公厅等单位派出人员组成的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连江口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提升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在上千个日夜里,工作队践行着“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庭、温暖一座村庄”的帮扶理念,足迹踏遍连江口镇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把关键“小事”办好,积聚成一件件温暖群众的民生“大事”。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通讯员英组宣
探索“反向飞地”
带动11条村增收致富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地处北江、连江交汇处的连江口镇,山地、水域面积较多,土地资源少、分布散,不少地方还在生态保护的红线内,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产业发展较为薄弱。
“能否借助外地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工作队提出了一个设想,便立马行动起来。
广东省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副主任、挂任英德市委副书记、连江口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江波介绍,2022年,在佛山市禅城区及辖属南庄镇的支持下,工作队与南庄镇紫南村、广东澳益公司合作,为连樟村引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鳜鱼项目,建设4条工厂化养鱼生产线,每年为连樟村增加村集体收入79.2万元,并带动一批当地村民就业,成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进一步扩大帮扶效果,两地还探索出“反向飞地”产业发展模式,由省委办公厅、恒健控股公司筹资800万元,在紫南村建设一座拥有10条生产线的工厂化养鱼工厂,广东澳益公司负责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并向连江口镇返回投资收益。2023年,该项目为连江口镇11个村(社区)各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发展禾虫养殖产业、培育“连樟一号”品牌、引入鳜鱼工厂化养殖生产线……三年来,工作队不仅立足当地实际,打造出一项项富民兴村产业,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保住了400多名群众的就业“饭碗”。
去年4月,当地一家玻璃公司因经营不善停工停产,还拖欠了员工工资。“此事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必定会引发社会矛盾。”黄江波说,对此,工作队多方走访协调,引进了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以3.66亿元收购上述公司,并专门成立协调组协助处理各类问题,派出两名队员全天候协助公司组织复工复产。“拖欠的工资和离职人员的补偿费用基本在当月结清,有效化解了工人讨薪的矛盾纠纷。”黄江波说道。
在工作队帮助下,这家玻璃公司扭转了亏损的窘迫困境,当年便实现产值3.2亿元,纳税3000万元。今年,公司已投资约2.5亿元,复产日产600吨浮法玻璃的生产线项目,对原有的生产设施进行全方位优化设计,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重点帮扶医疗教育
家住连江口镇镇区的小豪,如今也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在暑期出门玩耍。小豪原本患有罕见病“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无法正常行走。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小豪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如今走路姿势已大为改善。“感谢省委办公厅,感谢工作队,感谢佛山市中医院,是他们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小豪的外公激动地说道。
两年来,一直在跟进小豪病情的工作队队员田思劭,看到小豪逐渐变得开朗自信,由衷感到高兴。他表示,加强镇域医疗服务是工作队的一项工作重点。三年来,工作队设立的医疗救助基金,已经救助7名患罕见病和慢性病儿童。同时,促成连江口镇卫生院与佛山市中医院结对共建,通过筹资、捐资,更新升级当地的医疗设备。
“对于每个困难儿童的病情,我们都有队员跟进。在这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与农民建立了更深厚的感情。”田思劭说道。
“如果不是工作队帮扶,我们一家可能还陷在困难当中。”提起工作队的帮扶,村民邓某标略显激动。为了治疗身患脑瘫的大儿子,他耗尽了家中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黄江波与队员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他的情况,诚恳地对邓某标说:“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你。”
邓某标承包了一片苗圃,但没有运输车辆,加上带孩子去城里看病也不方便,工作队为此发起募捐,有企业响应捐赠了一辆皮卡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现在日子逐渐回到正常轨道。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工作队伸出了援助之手。受人恩惠千年记,以后我也会尽我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邓某标说道。
在连江中学的校园内,崭新的足球场、篮球场、跑道让人眼前一亮。“以前学校运动场是泥地,下雨天根本无法使用。”连江中学党委副书记黄云玲回忆,曾经有一年中考体育考试恰逢下雨,学生只能去隔壁的连江口中心小学考试。“多亏工作队帮助学校修建了运动场,孩子们的运动条件改善了许多。”
除了运动基础设施外,工作队还投入资金对连江中学学生宿舍进行升级改造,并且引进腾讯公司“未来教室”,将3D打印、AR/VR互动等技术带入乡村学校的课堂。
黄江波表示,三年来,工作队深入实施农村名师培养工程、教育名家弹性引进工程、连江儿女培优工程、中小学美育体育浸润工程、留守青少年关爱工程、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及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越秀区署前路小学结对帮扶连江中学、连江口中心小学,通过软件与硬件同提升、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振兴连江口镇基础教育。
“我们还支持组建了连樟小溪童声合唱团,带着山里的孩子登上星海音乐厅的大舞台。”黄江波的手机里依旧保存着合唱团表演的视频,孩子们的优异表现让他十分骄傲。
工作队的付出也换来了显著成效:2023年,连江中学共有33人考上国家级示范高中,上线率同比进步17个名次;小升初考试中,英德市总分第一的学生来自连江口中心小学;连江口中心小学重点初中上线人数占全市乡镇招生总人数10%……
“我们以教育、医疗为重点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家庭、温暖一座村庄’的帮扶理念深入人心。”黄江波说道。
全力培育乡村人才
基层有了新鲜血液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2021年,在工作队的推动下,佛山市禅城区紫南村与连樟村深化结对共建,在加强基层党建、培训镇村干部、联动发展产业、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全面对接合作。紫南村出资为连樟村招聘2名党建专干和1名产业专干,培育村“两委”后备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
在紫南村的支持下,连江口镇选派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等3名村民参加中国农业大学与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乡村CEO培训班,努力为连江口镇培养本土的乡村运营专业人才。
“与一群大咖交流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也拓宽了发展思路。”陆飞红说。下一步,连樟村将借助工作队的帮扶力量,整合文化旅游、民宿、康养等产业资源,推动“党建+文旅”“文旅+农业”等业态发展,努力把连樟村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村。
返乡大学生、连樟村后备干部陆志鹏说:“感谢工作队和紫南村提供的机会,让我明白想要当好一名农村工作者需要下很多苦功。今后我会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寻找更好的干事方式方法,向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工作者前行。”
不久前,工作队还带领连江口镇党委、连樟村党总支相关负责同志以及连樟村后备干部到紫南村交流学习,共谋未来发展良策。
在多方面帮扶下,连江口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三载耕耘、芳华初绽,连江口镇乡村振兴已初显成效。对于黄江波来说,成长的不仅是连江口镇,还有工作队的队员们。“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黄江波感慨,三年来,队员们在招商引资上碰过壁,在与村民沟通中吃过闭门羹配资炒股免息配资平台,“但这些我们都一一努力克服,帮扶成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我们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基层也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经历。”